增生療法 – 完整解答門診中最常見 8 大問題

Q1. 什麼是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是一種注射治療,它透過刺激身體自然的修復反應來強化因為創傷或過度使用而變得不穩定的關節。當關節周圍的韌帶或肌腱發生扭 / 拉傷,或甚至撕裂傷時,關節會因此而變得不穩定並產生疼痛。

傳統的消炎止痛藥物或手術方式並非著重於治療疼痛的真正原因(root cause),因此常常無法長久緩解疼痛。反之,增生療法可修復因受傷而變的脆弱的肌腱或韌帶,因此能恢復關節穩定並改善疼痛。

在此 youtube 影片中,Dr. Barreto 說明何為增生療法。

Q2. 增生療法的機轉是什麼?

人體受傷組織的修復過程包含發炎期、修復期、重塑期共三個時期。發炎並不如想像中惡名昭彰,而是受傷後自然修復反應的第一個步驟。三個時期如同鏈鎖反應般環環相扣。身體的修復比想像中曠日廢時,最後的重塑期可以長達兩年的時間。

修復是否完全受許多因素影響。其中,組織的血液循環是關鍵性因素。人體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常常沒有充足的血流供應,因此受了傷很難好。做個比喻,我們吃五分熟的牛排,常常一刀切下去還有血色的肉汁流出,但牛筋牛腱切下去卻不會流血,這就是組織內血流供應多少的差別。

增生療法透過注射刺激性物質誘發受傷組織產生輕微的發炎反應,因而帶動人體自然的修復鏈鎖反應,因此組織可恢復強健,疼痛也能獲得改善。

Q3. 增生療法注射的內容物是什麼?

高濃度葡萄糖水有取得方便、效果好、無副作用等優點,現已成為增生療法主流注射藥劑。高濃度葡萄糖水因高滲透壓的關係,注射到受傷組織會引起局部細胞脫水破壞,誘發局部發炎反應。 有了發炎反應這個身體修復所必需的第一個步驟,後續修復反應就會被帶動起來。

還有一種治療叫「自體血小板(PRP)」,是抽取病患自己的血液,離心後取富含血小板的血清,再注射到受傷的部位。因為血小板內有大量的生長因子,PRP 的作用機轉較葡萄糖水更為直接,效果更好。

Q4. 什麼樣的問題適合使用增生療法治療?

舉凡各式肌肉骨骼系統的疼痛,都適合作增生療法,以下列出常見的適應症:

  • 肩關節:肩關節扭傷、肩旋轉肌袖撕裂傷、肩夾擠症候群、肩關節不穩定、肩關節盂唇損傷
  • 肘關節: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肘關節炎
  • 腕 / 手關節:腕關節扭傷、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損傷、手指退化性關節炎
  • 髖關節:髖退化性關節炎、髖關節盂唇損傷
  • 膝關節:膝退化性關節炎、前 / 後十字韌帶損傷、半月軟骨損傷、髕骨肌腱炎、髕股疼痛症候群(髕骨外翻、跑者膝)、貝克氏囊腫、慢性膝痛
  • 踝 / 足關節:踝關節韌帶扭傷、踝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腱肌腱炎
  • 脊椎:頸椎甩鞭症候群、巴劉氏症候群(頭痛、頭暈、耳鳴、鼻塞、眼窩痛)、慢性頸椎疼痛、膏肓痛、下背痛、坐骨神經痛、薦髂關節疼痛

Q5. 增生療法的治療過程為何?

注射的主要成分是高濃度的葡萄糖水,會添加少許的麻醉藥以減少注射過程的酸痛感,絕對不含類固醇(因為類固醇的強力抗發炎效果會抵消掉增生療法的修復效果,故絕對不會添加)。

通常於入針前會在皮下作局部麻醉,所以打針過程的疼痛大多數病人都可以接受,較多只是感覺到痠脹感。對長期忍受慢性疼痛的病患來說,注射的疼痛相較之下不算什麼。

另外,增生療法的治療過程可結合超音波導引,注射過程隨時看到針,讓針精準去到我們要治療的受傷部位,讓治療更加安全及有效。

Q6. 增生療法有無副作用?治療前有無注意事項?

因為注射的內容物只是葡萄糖,是身體原本就有的物質,所以除了罕見的藥物過敏和注射處感染,不需擔心藥物本身副作用的問題。

注射部位於治療後通常會有兩三天(有的人會到一周)的痠脹痛的感覺,這是正常現象,通常會隨時間逐漸改善,可以搭配熱敷,或是服用不含消炎成分的單純「止痛藥」來舒緩症狀。因消炎藥會抵消增生療法之療效,注射前三天、及注射後兩週內應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

注射後第一周避免運動,第二周後可開始循序漸進地恢復原本的運動,以運動時沒有疼痛為原則。

Q7. 注射後有無特別飲食或營養補充建議?

注射後應攝取足夠營養才能幫助恢復。蛋白質(魚、肉、豆、蛋、奶)是身體組織修復所需要的原料,建議每天最好攝取 50-100 g(舉例來說,一般超商買的盒裝豆漿約含 15g 蛋白質;一顆茶葉蛋約含 7g 蛋白質)。

維生素在細胞代謝和組織修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注射後應該多補充維生素 B、C、D,其中維生素 C 建議可以補充到每天 2g。另外礦物質如鎂(Mg)和鋅(Zn)都對身體的修復有幫助。最後要有充足的休息及睡眠,以加速修復過程。

Q8. 增生療法的療程需要幾次?

因每位病人的疾病、嚴重程度、修復能力不同,療程總共需要幾次治療很難一概而論。有些病人僅需一次治療即可大幅改善其症狀,但一般來說需要約 3 ~ 6 次。每次治療約間隔 2 ~ 6 周,也就是平均一個月治療一次。

不管療程總共幾次,通常每一次的治療都會感受到進步,不管是疼痛程度的緩解,自覺關節的穩定性,關節活動度的增加,或是力量的恢復。

另外,常常有病人問增生療法的效果可以「撐」多久?事實上增生療法並非像類固醇或消炎藥那樣只是症狀治療,而是從根本去修復受傷的組織,因此如果有改善,效果大多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