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疼痛

肘關節常見問題

  • 網球肘
  • 高爾夫球肘
  • 內側副韌帶損傷
  • 肘隧道症候群

網球肘

網球肘的正式醫學名稱應該叫「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是伸腕肌群在肘部「外上髁」接點的肌腱病變。當我們的手在做緊握的動作時,伸腕肌群也必須跟著收縮出力來穩定腕關節,這樣才能有最大的握力。因此當手作過多的抓握動作,就有可能讓手肘外側的伸腕肌群過勞損傷。

臨床上,過多的家事勞動是常見的原因,真的因為打網球受傷者不多。另外因為手肘外側容易和周遭環境碰撞,所以也有不少患者是直接撞擊手肘外側而把肌腱撞受傷。在超音波檢查下,大部分患者都可以看到肌腱內有大小程度不等的撕裂傷。患者除了感到手肘外側疼痛以外,最常見的症狀是覺得手的抓握沒力氣,拿東西感到不穩容易掉。

高爾夫球肘

高爾夫球肘學名又叫作肱內上髁炎,是負責彎曲手腕和手指的肌群以及旋前手腕(讓手心轉朝下的動作)的肌群在手肘內上髁接點的肌腱病變。和網球肘一樣,高爾夫球肘並不是只會發生在打高爾夫球的人身上,而是跟過多的使用有關。和手肘外側的網球肘相比,這種內側疼痛發生的情況較少見。常見症狀除了手肘內側疼痛以外,也會覺得手的抓握較無力。

內側副韌帶損傷

手肘內側副韌帶的受傷較常發生於運動傷害,特別是從事投擲類運動的運動員身上,例如:棒球、排球等。內側副韌帶的功能是幫助內側肘關節的穩定,避免過度外翻,所以投擲類運動特別容易扭傷這條韌帶。對於這類損傷,超音波的動態檢查可以精確評估關節穩定性。

肘隧道症候群

「肘隧道症候群」是僅次於「腕隧道症候群」的第二常見的上肢周邊神經夾擠。所謂的「肘隧道」,簡單來說是指手肘內後側介於鷹嘴突和內髁之間的凹槽,內有尺神經在此經過(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麻筋),如果尺神經在此有壓迫,會造成患側手第四指及第五指的麻感和感覺異常,更嚴重者還會造成手部肌肉的萎縮。

至於為什麼尺神經在此會有壓迫則包含了許多可能,例如關節退化導致骨刺由深處向表面壓迫、關節長了腱鞘囊腫、內側副韌帶因為受傷導致腫脹向後方的尺神經擠壓、肘隧道表面的韌帶壓迫、尺神經脫位 … 等等,這些都可以使用高階超音波檢查一一鑑別診斷。

肘部疼痛的治療

肌腱或韌帶等結構的損傷可以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水自體血小板(PRP)治療。除了肌腱本身,周圍負責靜態穩定的韌帶組織也是重點需要修復的治療目標。要注意的是,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都是肌腱的受傷,但肌腱的血液循環天生較差,所以修復較慢,治療上必須要更有耐心。而肘隧道症候群則可以使用神經解套注射治療,並且必須找到神經壓迫的原因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