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洪辰宇 醫師 (Chen-Yu Hung, MD, RMSK, CIPS)

小華在一次打籃球的時候不慎摔倒,用手撐地,之後手腕靠小指那側就一直有疼痛,特別是在活動時疼痛會加劇(例如:去健身房拿啞鈴或做伏地挺身),且旋轉前臂時手腕常發出聲響。這是典型的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的症狀。你知道什麼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嗎?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是腕關節的主要穩定者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以下均簡稱為 TFCC)損傷是手腕在靠小指那側(尺側)的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因為它的結構較為複雜,且傳統治療的療效較差,因此被稱做手腕的黑盒子(black box)。

人體前臂的骨骼由橈骨和尺骨兩根骨頭組成,尺骨的長度在末端一般來說比橈骨要來的短,不像橈骨和手腕的小骨頭們有直接接觸而形成關節,因此在尺骨和手腕的小骨頭之間就有一些軟組織填塞在這個空間內,以彌補骨頭長度的差距。這些軟組織就是所謂的 TFCC,其組成包含一個類似膝關節半月板的「三角纖維軟骨」,還有許多的韌帶組織。TFCC 的功能是甚麼呢?國外的學者提出所謂的「冰山理論」。
TFCC 較為人所知的功能是擔任「避震器」傳遞力量,通過手腕的力量大約有 20% 會由 TFCC 所承擔,但這只是冰山表面的一角,更重要的是潛藏在水面下的,負責維持遠端橈尺骨關節以及尺側小腕骨穩定性的功能,這些功能由此複合體內的韌帶組織來負責。若有受傷,腕關節的穩定性變差,疼痛就會開始出現。

TFCC 受傷的常見原因和臨床表現
常見的受傷原因包括:跌倒手撐地板、拿重物扭傷、使用啞鈴不當受傷、攀岩時手腕姿勢不當、牽機車龍頭不慎扭傷、過度或反覆的使用手腕等。
病人會抱怨手腕尺側的疼痛,用手支撐重量時疼痛,手腕活動時有關節聲響,手腕拿東西時覺得無力。醫師檢查時會發現 TFCC 處有壓痛,且前臂做旋前(手心轉為朝下)或旋後(手心轉為朝上)的動作時,手腕尺側會有拉扯的疼痛。
超音波檢查協助診斷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TFCC 損傷的診斷黃金標準是核磁共振或關節鏡,目前對於 TFCC 損傷嚴重程度的分級,也是以這兩種影像檢查的結果來決定。但有經驗的醫師可以使用超音波判斷 TFCC 是否有受傷。此外,透過超音波的動態檢查,也可幫助判斷腕關節是否有因為 TFCC 受傷所導致的關節不穩定。

以下影片為另一 TFCC 損傷之病患的超音波動態檢查,當病患的手腕做橈側和尺側的偏移時,可看到 TFCC 的裂縫及流動於其中的組織積液(看到內部組織彈響時,病人同時感覺到腕部發出聲響),也可看到腕關節內流動的關節積液。
高濃度葡萄糖水增生療法或 PRP 注射,修復受傷 TFCC 組織
我們知道身體要修復必須要有充足的血流供應。TFCC 的血流供應由尺動脈由外向內支配,一般只能到達外圍的三分之一,因此若受傷位置較靠近中央或內側接橈骨的位置,常常很難靠身體本身的修復能力來復原,甚至手術治療也只能清創,無法做縫合修補。
過去如果 TFCC 受傷導致腕關節不穩定,或雖是穩定的腕關節但保守治療(如:復健、護具固定 … 等)後復原情況仍不理想,就會建議手術治療。現在,再生注射的發展提供了 TFCC 損傷的另一個治療選擇。輕微的 TFCC 損傷,可以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水增生療法,透過超音波導引的精準注射,幫助受傷處的修復。若 TFCC 結構的受損較為嚴重,則可使用自體血小板(PRP)注射,強化修復反應。
在治療上除了受傷的 TFCC 組織,還要考慮到周圍的尺神經背側感覺分枝,還有周圍因拉扯或撞擊而產生的骨內病灶,給予全面性的治療,目前經驗上大部分病人都有顯著的改善。
參考文獻及延伸閱讀
- Foveal TFCC tear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Hand Clin 2011;27:263-72
- 增生療法常見問題 Q&A
- 什麼是自體血小板 (P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