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醫師的部落格2025-06-11T16:58:14+08:00

網路上充斥著來路不明的農場文,在這您可以找到洪醫師用心撰寫的個案分享和衛教資訊,因持續投入相關領域的研究並參與國內外課程與研討會,幾乎每篇文章都可以引經據典,我們期待用簡單的文字讓您了解問題並提供您不同角度的思考。

沒受傷卻突然很痛,小心「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

膝關節過去都好好的,可是某一天的某一刻起,雖然當下沒有受傷,但就突然開始膝關節疼痛,甚至痛到不能行走,如果有以上狀況,就要高度懷疑「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spontaneous osteonecrosis of knee, SONK)」。這個病簡單的說就是骨頭的受傷,通常是因為膝關節的軟骨或半月板有損傷,這些膝關節的避震器功能變差後,軟骨下的骨頭過度負荷進而造成此疾病。如有懷疑應盡早安排核磁共振以早期診斷,骨內注射自體血小板(PRP)可以加速骨髓病灶的恢復,早期恢復功能並避免未來的人工關節置換。

顳顎關節障礙知多少

顳顎關節,又被稱作下巴關節,位於兩邊耳朵的前方,連接下顎骨和頭顱部的顳骨。雖然小小不起眼,但我們日常生活吃東西講話都得使用它,因此很容易有長期使用所累積的傷害。顳顎關節障礙可能會有頭痛、顏面疼痛、耳痛耳鳴等臨床表現,另外可能還會有咀嚼疼痛、張閉口有異常聲響、張口困難等這些和顳顎關節直接相關的症狀。注射治療如高濃度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PRP)等可幫助關節修復,對於顳顎關節疼痛或聲響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個案分享》不會好的網球肘 – 「旋後肌」撕裂傷

肌肉的受傷很常見,但有時需要仔細的檢查才不會錯失診斷。分享一位手肘疼痛的個案,一開始的診斷為常見的「網球肘」,但在第一次治療後並沒有完全康復,第二次更仔細的理學及高階超音波檢查才發現可能有罕見的「旋後肌」的撕裂傷,最後由核磁共振證實,治療後才完全康復。所以,「會好的疼痛都是相似的;不會好的疼痛各有各的特殊受傷之處。」

《文獻回顧》網球肘的注射治療

網球肘是非常常見的問題,但是許多患者卻苦無治療之策,主要是因為肌腱的血液循環較差,一旦受傷本身就較難復原。若已接受復健或藥物等保守治療仍無起色,可選擇更為積極的注射治療。這是一篇比較學術的文章,介紹了各類注射治療的研究證據。如果用白話文直接下結論,簡單來說就是:網球肘不要打類固醇; PRP (自體血小板)可以有效治療網球肘!

什麼是「骨髓病灶」與「骨內注射」?

骨髓病灶(bone marrow lesion, BML)是身體的骨頭因為過多的壓力而受傷,有研究發現它是骨頭的水腫,也有研究發現它是骨頭的微小骨折,總而言之就是「壞掉的骨頭」。目前的研究發現骨髓病灶和疼痛有著高度的相關,是各種 MRI下所看到的結構異常中和疼痛最相關的。也因此有許多研究開始執行「骨內注射」,試圖修復這些受傷的骨頭,結果發現效果良好,不管是疼痛或是功能指標都比以前的治療有更好的改善。這篇文章就來介紹關於骨髓病灶及骨內注射的新觀念!

膝退化性關節炎,不開刀的治療選擇

中老年患者膝關節疼痛就診,常聽到的回答就是「軟骨磨損」或是「膝蓋退化長骨刺」,這是醫師單純就 X 光看圖說故事最容易給的答案。但是 X 光只能看到膝關節的骨骼結構,周圍的軟組織都被忽略了,這樣的說法並非膝關節退化的全貌。洪醫師指出,膝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必須把肌腱韌帶等軟組織、關節、骨內病灶、神經等全盤考慮進去,在該做的檢查做完後根據病人的實際狀況量身訂做注射治療策略,才能真正根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