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血小板(PRP)注射

什麼是 PRP?

PRP 全名叫 platelet-rich plasma (富含血小板的血漿)。血小板內富含各種生長因子,包含 FGF、PDGF、TGF-B、EGF、VEGF、IGF 等。取病人血液離心處理後可得到濃縮的血小板成分(即 PRP),將其施打在受傷的部位,就好像給了在受傷戰場上的修復細胞一劑濃縮咖啡(expresso shot),可以加速受傷組織的修復。

可以用在甚麼狀況?

舉凡各式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的疼痛,都可使用 PRP 治療,常見如下:

  • 肩關節:肩旋轉肌袖撕裂傷、肩退化性關節炎、肩關節盂唇損傷、肩關節囊扭傷、尖峰鎖骨關節扭傷
  • 肘關節: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肌腱撕裂傷)、肘退化性關節炎、肘韌帶扭傷或撕裂傷
  • 腕 / 手關節:腕關節扭傷、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損傷、手指退化性關節炎
  • 髖關節:髖退化性關節炎、髖關節盂唇損傷、髖部肌腱撕裂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 膝關節:膝退化性關節炎、十字韌帶損傷、半月軟骨損傷、髕骨肌腱炎、膝關節骨髓病灶
  • 踝 / 足關節:踝關節扭傷、踝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跟腱(阿基里斯腱)炎
  • 脊椎:慢性頸椎疼痛及膏肓痛 / 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椎間盤、小面關節、肌肉損傷)、薦髂關節疼痛

過去的觀念是只要有疼痛就是該處有發炎,關節痛就是關節炎,肌腱痛就是肌腱炎,筋膜痛就是筋膜炎。後來研究才證實,原來大部分的慢性疼痛,都是來自於身體組織的弱化或受傷,而並沒有發炎細胞在內。因此治療慢性疼痛首要應著重於受傷組織的修復,而非一昧的消炎止痛。

這類促進組織修復的治療統稱為再生注射(RIT, regenerative injection therapy),除了  PRP 以外,高濃度葡萄糖水增生療法也是其中一種。因為 PRP 的修復效果直接來自於其內所含的高濃度生長因子,因此和葡萄糖水相比,PRP 用於有明顯結構受傷的情況,像是肌肉或肌腱的撕裂傷、韌帶斷裂、關節嚴重的骨刺退化等,效果更好。

延伸閱讀:增生療法常見 Q&A

PRP 的治療過程為何?

治療前會先抽血,而後使用專業的儀器離心處理,過程大約十至十五分鐘,在將血液中絕大部分的紅血球和白血球去除後,留下濃縮的血小板,再注射到受傷的部位。

治療要有效有以下幾個關鍵。第一,「診斷、診斷、診斷」!完整的疼痛治療目標,包含關節、肌腱韌帶等軟組織、被夾擠的神經以及最容易被忽視的骨內病灶等都要考慮在內。要有足夠精確的診斷才知道要將 PRP 送到哪,這需要受過紮實訓練的醫師的理學檢查、超音波檢查或甚至安排核磁共振才能達到。

第二,有了診斷後如何將 PRP 精準送到受傷的組織是另一個問題。這可以透過超音波影像來導引注射。尤其如果這次治療有效,超音波可以保證下次可分毫不差的治療在同一位置。

PRP 療程總共需要治療幾次?

一般的建議是治療三次。PRP 是修復的治療,而修復需要時間,因此一般建議每次治療中間間隔二到四周,以觀察治療的成效,不會在幾天內就重複治療第二次。因 PRP 是自己身體所分離出來的東西,因此沒有副作用。但治療後會有痠脹或疼痛感,一般會在幾天內逐漸消退。

PRP 的療效有研究證明嗎?

在國外,PRP 治療已經相當普遍,是再生注射的基本款。目前關於 PRP 的基礎研究很多,發現 PRP 對於組織受傷後修復的每個階段都有幫助。首先,在急性期的出血,血小板可以幫住止血(這很直覺很好理解)。再來是發炎期,PRP 可以和白血球互相對話,形成一個好的發炎反應並且誘導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增生期。在增生期,PRP 可以誘導幹細胞的增生並且移動到受傷處進行受傷處的增生修復。最後是重塑期,PRP 可以幫助受傷組織加速重塑的過程。

除了基礎研究,目前也有非常多的臨床研究顯示,PRP 注射對各類肌腱韌帶關節疼痛比起傳統類固醇注射、玻尿酸注射等有更佳且更長期的效果。以下列舉洪辰宇醫師個人的論文發表:

自體血小板(PRP)於膝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成效之統合分析

超音波導引以下 PRP 注射治療近端臀中肌肌腱炎之個案報告

超音波導引腰椎椎間盤注射的技巧與個案報告